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对第十八愿的三处解释
发布时间:2019-11-12 09:53:25 编辑: 阅读次数: (一)《观经疏》之文一 我们来看,《观经疏》第一条文(《善导大师全集》三十一页),整句是: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分为四节: 一、「一心信乐」,解释愿文「至心信乐」。 二、「求愿往生」,解释「欲生我国」。这就好懂了。 三、「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共十二个字,解释「乃至十念」,可见得是重点。「上尽一形」从「下收十念」引申,但特别加上「乘佛愿力」四个字。 四、「莫不皆往」,即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二)《观经疏》之文二 我们再看第二条文,引自《观经疏‧和会门》(《善导大师全集》五十一页),整句是:但能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分为三节,对照愿文: 一、「但能」是「只要」,显示很容易,只要信,只要愿,只要念佛;可以看作是对应说明「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二、「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以佛愿力」解释「乃至十念」;同样加了「上尽一形」,又强调「以佛愿力」。 三、「莫不皆往」解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故名易也」:总体说明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易就易在第十
下一篇:商人想发财,如何学佛?
相关文章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二2019-11-15
- 善顾妻儿子2019-11-15
- 善王的故事2019-11-15
- 善待你身边的女人2019-11-15
-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_12019-11-15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七2019-11-15
- 喜欢这样的父母2019-11-15
- 喜读《普门品》感应“千鹤2019-11-15
- 四位西方作家的因果故事_12019-11-15
-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_22019-11-15
热门推荐
-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 .书画拍卖会 “心经”拍品展
- .人一动了邪淫的欲念 就是
- .一切众生皆平等
- .人心的阴阳及运动规律
- .亲人刚去世千万别做这些事
- .为什么要点灯,有何功德?
- .为什么光念地藏圣号就有灵
排行榜
- 佛经大悲咒讲解朱佳奕
- 大悲咒全文及解释朱七七
- 汉传大悲咒注音版全文徐芷杰
- 读诵大悲咒的好处尹子盈
- 汉音大悲咒白话文李铭浩
- 大悲咒完整念诵苏敖
- 心经大悲咒诵读姚美二
- 持诵大悲咒的身体姿势曹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