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大悲咒在线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原文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译文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视频

圣印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导读:一 绪言   佛教的兴盛不是在于形式,主要是在把佛的精神推广到世上。末法之世的今日,一切易流于形式,这是修持佛法的人切忌的毛病。要知道佛灭后不久,佛法正兴盛之时,是正法时代,无论「教」「行」「证」三者皆备,就是说了解了教理还要如法去实行,因为能实行才能体会出是非曲直,才能求(证)得觉悟。证得了觉悟的法体是永恒不坏的,所谓「法身常在」这是人生最大的光芒。然如无「行」(实践)又如何证得?如无「教」(教...

    一 绪言

  佛教的兴盛不是在于形式,主要是在把佛的精神推广到世上。末法之世的今日,一切易流于形式,这是修持佛法的人切忌的毛病。要知道佛灭后不久,佛法正兴盛之时,是正法时代,无论「教」「行」「证」三者皆备,就是说了解了教理还要如法去实行,因为能实行才能体会出是非曲直,才能求(证)得觉悟。证得了觉悟的法体是永恒不坏的,所谓「法身常在」这是人生最大的光芒。然如无「行」(实践)又如何证得?如无「教」(教理)又如何去实行?三者牵连互为因果,不可或缺。

  佛在世所说的教理而传之后世的,叫做「经」。经有多种,佛教统称为经藏,「藏」就是多的意思。「经」这个字印度话是修多罗,意指「结纽」,所谓「结纽」,原来从前印度妇女往往发辫上装饰了各色各样的草花,草花上面又结成一种花纽,这是形喻后世对佛说的教理使之传于后世,好像是用纽带来束花一般把各种花结缠于发际,是一脉相传的含义。经是宗教的理论,宗教不能离经而存在,佛教的经,有其永恒的价值。

  经既是属于理论,惟徒有理论仍是不足,必须要加以实行,就是说把所学的教义一一配合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就叫「律」,是日常生活的规则。日常生活的规则有条不紊,起居动作都能符合佛教的要求──存正去邪,防恶行善,才是无愧为一个佛弟子的身份。要做到「律己」的功夫,比如孔子所说「非礼勿言、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就是一例。作为一个世上的君子,起码应该是起居有节,饮食有时,行之有序,用心诚良,而且无论事的大小,一切循规蹈矩的做去,原则上不能违背理论的法则。佛说的「戒」就是人生的金科玉律,如果依著奉行,等于受到导师光明的指引而不致沉沦,所以通常说「戒律」,实则戒即是律,律亦是戒。经、律都是佛说的,至于「论」就不同,是后来的人对佛说的经律所加的阐述或说明,大体上都是学者潜心致力而成,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以及日本,有了不少的翻译文字,这些翻译的论著自然都可归纳于「论」内。以上所述,佛制定的戒律是很多的,故律称律藏,有关经律研究的论著也是很多的,故论称论藏,连同前面说过的经藏,那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合称为三藏。任何一位法师倘精通经、律、论的就可称之为三藏法师。许多人都以为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是唐三藏,三藏这两字就是专指人名而言,便是一种不明佛法的见解。

  现在就佛经来说,有极其简单的经,也有极其复杂的经,经文所说的道理有十分通俗的事,也有甚为高深的理,可说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大别可分为「大乘」经和「小乘」经两种。「乘」的意思是乘物,也就是载的意思。譬喻我们渡海过河,浅处不妨游泳涉水而过,一旦到了深处远处就不得不乘船了。又如走路近处不妨步行而达,但到远地则必须仰赖乘车了。佛教就好比车和船,人生有许多困难的问题不是光靠人力可以解决,是以要想安全通过多事多难的人生的路途,就得坐上可靠的车船,佛教是最安全可靠,将之譬喻「乘」的意义即在于此。

  「乘」的大小区别若何?凡是以除却个人自心的苦恼为目的而学佛,这纯粹是求自了,即「小乘」。凡是自己解脱了苦恼,同时也要使他人解脱苦恼因之学佛,即是目的在于自度度他,便是「大乘」。于此,我们断定地说,「小乘」实在是利己主义,个人色彩浓厚;「大乘」充满了利群主义,全然为了大众。

  在大乘教中根本殊胜的经典所说的教义全是积极的社会的利众的,闪烁著自觉觉他的不朽光辉。就中最重要的经典,莫过于法华经。法华经说的是佛教的深义,粗览一读,不惟不能窥其堂奥,更不可能马上觉悟,所以必须一字一句细心去读,才能领略其中一字有一字的含义,一句有一句的价值,抱了这样审慎的态度去读,就不难登堂入室,获取精华,现在所讲的这个普门品,就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一品。

    二 妙法莲华经

  原本的法华经在当初佛教起源地印度有数种,译成汉文的前后共有六种之多,其中三种散失,现祗余三种了,此三种中又以妙法莲华经最为殊胜。惜其梵文原本已无存,至于中国所有的三种:一、西晋武帝太康七年(公元二八六年)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的法华经叫做正法华经,共十卷二十七品。二、东晋安帝隆安六年(公元四○二年)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名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三、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六○一年)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与达摩笈多共译,名添品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七品。上面三种译本除了品位次序有先后之别以及内容稍有出入,但经文意义大致雷同。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前五字是经题,后八字是品题,容依次先释经题。

  妙法莲华这四字是别题,后一字「经」则是通题,通于一切佛经,凡佛所说的都称为经,「妙法莲华经」是一经的总题,包含了广大甚深的真理。

  本经的梵名是「萨达摩奔荼利迦」,萨是正妙之义,达摩是法,奔荼利迦是指白连华。

  妙法莲华是指的什么呢?妙法属法,莲花属喻,这是因为所说的经理不是一般凡天俗子轻易理解,即出世二乘圣人也是领悟不易,所以借用连华譬喻,以显妙法的超然。

  「妙」是指不可思议和无与比伦的意思。分析起来约有四义,即巧妙、胜妙、微妙、绝妙。此经巧开方便之门,故名巧妙,此经宣扬一切佛法,故名胜妙;此经穷一切义理,故名微妙;此经事理无碍,故名绝妙。

  法,含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二义,是摄宇宙万有一切,可说包罗万象。俱舍光记:「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法相宗将形形色色的差别法,分为五位百法,以性宗来说广则三千,然概则不外以下三法──一、心法:即正因理心佛性,了因慧心佛性,缘同善心佛性之三因佛性。二、众生法:即惑业善三道。三、佛法:即般若、解脱,法身三德,佛是由于证正因理心而成法身德,证了因慧心而成般若德,证缘因善心而成解脱德。众生法、佛法都不离心法,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莲华在印度的当时本有四种,一名媪钵罗,是青色;二名拘集陀母,是黄色;三名钵特摩,是赤色;四名奔茶利,是白色。然而白色是一切颜色的根本,因此以一乘作其余诸乘之宗。取喻叫奔荼利。奔荼利迦(白莲华)有四种意义──一、鲜白分明,花开莲现。譬喻此经了了分明,有开权显实的巧妙。二、含苞未吐的叫屈摩罗,开过将落的叫迦摩罗,正在盛开的叫奔荼利迦。譬喻此经在正法之时宣说而大显胜妙。三、莲花是在污泥之中,可是却入污泥而不染,因其本质是香洁圆美,譬喻此经所说有众德圆满至为微妙。四、莲花荷叶润茎深长,开花则芬芳洁白不著水滴,不染尘垢,譬喻此经所说一乘的法门广大,道理睿深,有离言绝虑的绝妙。

  莲花出水,清净庄严。莲花是拿来作譬喻的,因此经在显理、实践、证果、位次、利益各方面,都是精妙幽微,甚深甚深,用莲华为喻,法妙喻也妙,法喻皆妙,犹之果中有因,因中有果,像莲花的花果同时生出,超然妙谛,故名妙法莲华。

  经是佛说的亘古不易的宝贵真理,梵语叫做「修多罗」,即是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下又能契合众生不同的根机。同时,经有贯穿之义,如来说法是一贯不移。经有摄持之义,即摄化众生百无一漏。古大德说:「经者为常为法,是摄是贯,常则道轨百生,法乃德模千乘,摄则集斯妙理,贯则御彼庸生,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

    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是罗什译的,称为旧译。到了唐朝玄奘时,又译为「观自在」称为新译。

  观音的梵音本是「阿黎即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

  「阿黎即」是圣者,尊称的意思。「阿缚卢枳多」是观照或注意的意思,所以简称为观。「伊湿伐罗」是堪能之义。

  罗什法师把这位菩萨译作「观世音」,是因为这位菩萨秉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观九法界众生称念和求救的音声,而来教化援救众生,有求必应的缘故。

  玄奘法师把这位菩萨译作「观自在」,是因为这位大心菩萨时时刻刻欲令众生观察诸法而得自在的缘故。

  观世音菩萨在诸经中还有许多称号,如普门品中又称施无畏或净圣。悲华经中称正法明如来或遍一切功德山王如来。观音授记经中称大悲圣者或救护苦难者或普光功德山王佛。又观音经中称大悲施无畏。真言仪轨中称大慈大悲主。金刚界曼陀罗中称金刚菩萨。

  本品开姶释尊便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的名词便是从这段音声的文字而来。

  至于「菩萨」二字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旧译为「大道心众生」,新译为「觉有情」。

  大论释说:「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就众生,以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说:「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直修佛道以化他故,名为菩萨」。菩萨是已觉悟了的人,他对世上任何事理莫不透澈明了,而有正确的认识,可是,不是为了自己觉悟就算了事,而是不断激发内在的悲心(同情心弘愿心)以之赐予人间温暖,拔除他人苦难。所以最切实的解释是:菩萨能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有情以利他。他是得大自在,以高度的悲心观察世间众生苦难,随时施以救济,悲智双运的人。

  其次谈到「普门」两个字义。

  普是普遍,门是通达,就是说不论何人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能通达的意思。观世音菩萨悲心特长,权巧方便,随时示现,普应群机,这就是说,他是普具大悲救济之光,而拔济众生时有种种不同的类门。尽管众生千差万别,观世音菩萨都有方法度化他。观世音菩萨化现三十三身普门示现,真是使人叹为稀有。

  我们不妨这样说:菩萨拔救我们的真理大道,平等遍满在我们的眼前。观世音菩萨是何等的慈悲啊!华严经入法界品说:「观自在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众生之前』」。

  什么叫做「品」呢?法华文句一曰:「品者,中阿含云跋渠,此翻为品。品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意思是说,品是品类,在同一部经中虽区分几类,但归纳意义仍然为一,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如妙音菩萨有妙音菩萨品,药王菩萨有药王菩萨品。

  总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合其意义是本品说明观世音菩萨如何自觉觉他以及平等普遍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妙迹功德。换而言之,观世音是人,普门是法,品是同样不同类的意思,也就是说,观世音这人所显的普遍的微妙的法的功德篇。

    四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四大翻译家就是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位法师。

  罗什出生在龟兹国(即今***省库车沙雅两县),谈到他的出生经过是这样的:罗什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是印度国人,因其父祖达多(罗什的祖父)名闻全国,所以罗炎也将继承相位,可是他却淡泊名利宁愿避位出家,东渡到龟兹国来。国王对他欢喜敬慕聘为国师。又因王妹耆婆年华二十慧贤天生,国王便逼罗炎还俗娶之为妻,因之怀孕了罗什。怀孕之时,耆婆感到此以前更为智慧,这时阿罗汉达摩瞿对她说:「你怀孕智子,和舍利弗在胎中的征候相同。」由是耆婆顿萌出家之念。罗什生下以后,耆婆要去出家,但被罗炎阻止了。以后耆婆又生一子名弗沙提婆。有一次耆婆出外,看到冢墓枯骨纵横觉悟身是苦本,誓愿离俗,绝食七日,罗炎不得已就让她出家。那时罗什祗有七岁,便也随母出家了。每日跟著他的师父诵经千遍达三万二千字之多,师父稍作讲解,他便豁然通达。

  罗什九岁时,随母参访名师。在迦湿弥罗国向大德盘头达多学习杂藏,中长两阿含经四百万言。迦湿弥罗国王请他到宫中,集合了不少外道论师与之攻难。罗什舌辩群雄,出言锋厉,遂使外道心折,国王敬佩不已。十二岁时,其母耆婆又带他同到龟兹,西域各国都争相礼聘罗什高官勋爵,罗什却一概辞谢了。为了不断精进研学佛法,就告别了母亲和故乡,独自出外去求道了。他终于亲近了善知识须犁耶苏摩,最初他学的是小乘,后来专学方等,而后又各方面广求大乘佛法,研习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有一日,须犁耶苏摩对他说:「你学的差不多了,可到世间各处宏法利生。」于是罗什拜别其师。临行苏摩送了许多经典给他,妙法莲华的珍贵原本便是这许多经中的一部。

  罗什在万分感激的心情下受了经,返回故里。其母耆婆对他的学成归来喜欢极了,就博览他的经书,又请他讲解方等的精义。耆婆听毕,立即证得斯陀含果。罗什二十岁时在宫中受戒,从卑摩罗义学十诵律,耆婆那时向他辞行到印度去修学,后来印证阿那含果。罗什留住龟兹国三年,广论大乘经论,日益充实自已,其时在中国是五胡乱华时代。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九月苻坚就派遣了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羌飞率大兵四万征讨西域各国。其实苻坚早慕罗什大名,希望得为国之瑰宝。吕光兵临城下,一战即告功成,灭龟兹,得罗什,遂令班师还期。罗什已知天数,所以愿效忠中国。罗什在吕光扎营山下,曾说:「不可在此停留」,吕光见他年轻不信他话,果然睌间倾盆大雨,洪水暴发淹死数千兵士,由是吕光才相信他同到凉州,可是那时苻坚已被姚苌所害,于是吕光下令三军编素吊祭,而后自封为帝,称年号为太安元年。罗什在凉州住了六年,因吕光与其子吕隆均不甚信仰佛法,也就不能如愿大转法论。这时姚苌僭位关中(长安)一度向吕光约请迎接罗什入关,吕光鉴于罗什智慧高深,一旦做了姚苌心腹谋士将于己不利,不准所请。姚苌死后,姚兴继位,又遣使臣敦请罗什入关,那时吕光已死其子吕隆即位,可是他不加理会。姚兴遂于弘始三年讨伐吕隆,吕隆败而归降。崇仰佛法的姚兴便派人隆重迎请罗什进入长安,特以朝廷的西明阁为其居所,并待以国师之礼。第二年下诏广集沙门大德八百余人,恭请罗什以逍遥国为译经道场,担任翻译佛经总裁职务。自此为中国佛教史上放一异彩。

  罗什的学识渊博德孚众望,加上姚兴的护法心切,于是皈入罗什门下的学者越来越多,而后他的门生竟有三千多人。译法华经的时候参加的有二千余人,可说盛极一时。法华经是罗什来长安后于弘始八年时译出的。弘始十一年(东晋安帝的义熙五年)八月二十日伟大的罗什端祥直寂于长安。

  临终之时,罗什誓言:「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不违佛旨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他的誓言灵验了,火化之后,薪灭而舌不成灰。

  综计罗什九年间致力于翻译经典工作,共译出经典七十四部,合为三百九十余卷,在文字方面因学有根基十分流畅,人皆喜读。堪称中国佛经翻译界的泰斗。

  罗什示寂以后,到了隋朝时代,又出了一位伟大的法师便是天台大师,他对法华经的阐释与推广,不让罗什专美于前,且以法华经为中心弘扬佛道。

  法华经在佛教任何一宗的立场上看都作有重要无比的地位。法华经一共分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释尊垂迹的一切,叫做「迹门」;后十四品是依释尊本地而说的叫做「本门」。比方说天空的月亮本是一个,可是照到了山有山的月影,照到了海有海的月影,月影不一,月亮还是一个并无两样。人的走路也是一样,足迹何止千千万万,其人则是一人,足迹是迹,其人是本;一物可作出许多不同动作,而根本上仍为一物,这就是迹与本的说明。僧肇法师说得好:「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成佛的本体。但因人不去注意,不去自觉,只顾眼前的利害得失,贻误了根本的人生大事。本佛见芸芸众生的痛苦心有不忍,就取就人身,生于和我们同一世界的印度国土之上,为一国的王子,却舍王位弃富贵。甘心修行,示我们以修行之道。这可说释迦牟尼佛乃是有绝对力量的根本佛一部份之化身,成为肉体之身的印度王子,由修行至觉悟,因觉悟而说法,他以身教口教作为示范,要我们如法修行,向真理的大道前进,必有转迷开悟的一日而致成佛。

    五 本文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释义:这时候无尽意菩萨,即从他的座位上立起,袒露著右肩,双手合掌向佛顶礼说了以下的一段话:「世尊!观世音菩萨由于什历因缘,叫做观世音呢?。」

  注解:「尔时」就是佛已经说完了妙音来往品,将要开始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时候,所以叫做「尔时」。

  「无尽意」梵语叫阿差末底,世界无边,众生无量,菩萨抱著无限的悲愿,以度生为务,倘有一众生未度尽,菩萨救济众生之意就没有穷尽,所以叫做「无尽意」。

  「偏袒右肩」,我国向以袒露肉体为失礼,印度则相反,以袒露为恭敬,偏袒右肩是表示弟子奉师之礼,充役执奉之仪,系极度的恭敬的态度。现相沿成风蔚为印度佛教的装束。

  「合掌」我国以拱手躬身为恭敬,印度则以合掌当胸为恭敬,是表示专心一致,不敢散诞,一心相当,信解相合。

  「向佛」以一念之诚,向万佛之尊。

  「世尊」佛的十种称号的一种。梵语叫做「路迦那他」,或者叫做「婆伽婆」。成实论说:「如是九种功德具足,于十方世界三世中尊,故名世尊。」菩萨善戒经说:「坏波旬故,能得如来身故,名婆伽婆。」

  「观世音」略称观音。法华经说:「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

\

  「菩萨」全名菩提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为大觉有情,觉有情等。求道的大心人,故称之道心众生,求道大觉的人,故称道众生,大觉有情。萨埵是勇猛的意思,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总名求佛果之大乘众。

  「因缘」梵语尼陀那。一物之生,亲切和强力的为因,疏添或弱力的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露水、农夫便是缘。佛教以因缘为宗,说一切法都不出因缘二字。

  讲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别为两类,即是长行与偈颂。长行是指的前一半散文体,偈颂是指的后一半五个字一句的韵文体。而长行中的问答又可分作两部份:前部份是关于观世音菩萨(人)的问答,后部份是关于观世音菩萨活动(法)的问答。

  「尔时」这一句是继续以前的第二十四品妙音品而来。佛对妙音菩萨的话讲完之后,无尽意菩萨接著对佛顶礼发言,尔时即是指的这个时候。这一解释是按法华经二十八品的顺序,不妨叫做事释,也就是世相上的解释。另一种观心释的解释方法是以精神为主的印证心灵的解释方法。所以现在用两种的方说来加以解释说明。

  站在观心释的立场解释「尔时」两个字是什么意义?按从前的学者,往往有很多艰涩难解的解释,有的说「尔时」是转迷开悟的时候,有的说是离苦得乐的时候,有的说是止恶修善的时候等等说法。如照字面解释转迷开悟即自迷惘中曰转到觉悟的时候,离苦得乐即脱离了苦恼即得到了快乐的时候,止恶行善即不作恶业而作好事的时候,这一切的解释还不如说:「开始讲话的时候」来得普通、明白,和恰当。无论是说话、听讲、书写、读念、彼此的心合而为一的时候,尔时可说即是「这个时候」。

  其次要讲「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无尽意菩萨是东方不眴国的教主叫做普坚如来,他是继如来之后的一位补处菩萨。无尽意菩萨不远千里前来参加佛会,为了娑婆世界施行教化。在他前面已经有很多的佛参加世尊的会座,无尽意菩萨是第二十五位,这是事实上的解释。但从观心释的立点看,「无尽意」这名词是代表著真理的无有穷尽。要知道无尽意菩萨也是和观世音菩萨一样的为世为人,持著拔众生苦与众生乐的宏愿活动著,公而忘私的精神,毋宁说是与观音菩萨同为一体。他是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众生的里面,如果我们能持著正信净念,并且去勤行化他,没有男女老幼的区别之心,那么我们也可说是无尽意菩萨的化身活现。所以,凡是于人有益,救人救世的心愿与行为的人,可以说便是菩萨。不仅佛教的学理如此,其他宗教的学理根本上亦并无不同。像孔子颜回,默罕默德、甘地、林肯、耶稣都可说是大菩萨。总之,菩萨是不论身份的贵贱,金钱的有无,只要有济世利民之大志,孜孜不息依著努力笃行的便是菩萨。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这一段是无尽意菩萨以印度的最敬礼向佛顶礼参拜以表内心的崇敬。大体来说对人教化有用言语也有用身教的场合。无尽意菩萨是以身教表示出礼仪,所以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致最敬礼。用观心释来说,右肩是表现智慧,左肩是表现禅定,左右两肩代表了禅定与智慧,其偏袒右肩便是说发出了智慧的光芒,要利益一般众生,使人依著本份守著岗位工作。我们穿戴袈裟时也是袒露右肩,佛像更多为如此。在当时的印度,向对方表示崇敬,以表自己谦虚求教之心时,必须这样的礼貌作法。无尽意菩萨对娑婆教主佛陀发问,自然要这样表示出最敬的礼节来。

  「即从座起」的座位是指的心的座位。「大论」第五有言:「菩萨以诸法不生不灭,知性皆空,人若能悟此,则他人若骂若打若杀皆应思为如梦之幻化,对人亦无嗔骂怨恨。」这种说法是说围绕著世人的森罗万象,这一切的姿态都是空而不实,原不过是依因缘和合而表现吧了,能明白这个道理,一切都归于空了。

  但是如按人间事物现象说「即从座起」是指菩萨立刻从蒲团的座垫上站立了起来。反过来说,依观心释的看法完全不是这样,菩萨坐著的蒲团(座垫)是一切皆空的,无尽意菩萨是自空的座位上起立,即离开了一切我执我见的意义,惟有如此,才能完全实行菩萨无我的大活动以及利他的大行为,也惟有是空的,自在自如,故才能济度众生。

  反观凡夫的我们,终日庸庸碌碌,迷于金钱名利的束缚,不能离开执著的座位,实在是愚痴得可怜!如果我们能从我执的座位站立起来,那么我们岂不是也能安住在菩萨的空的境界?只有菩萨的空的座位,才是无有执著物的境界,无尽意菩萨既能从为了济度众生从执著的座位中立起,离开「执著」的思想,灭除心中的妄念,然后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在法界中活动。「彼既丈夫,我亦尔」,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学无尽意菩萨的榜样呢?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在我们幼年之时,受父母的教导,往往无意识地两手合拢向人拜拜,而合掌确是宗教上给予我人一种信念上诱导作用的力量。合掌,是有著精神上的统一作用的,也是适合于大自然理法的身心合一,不可思议的作法。我们的手掌左掌五指右掌也五指,合起两掌共十个手指,在佛教上譬喻为十法界。什么是十法界呢?那就是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间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这十法界不仅是现实的存在,以精神世界看,一心之上就有十法界。最上充满光明的是佛的世界,最下可怜的是饿鬼、畜生、地狱的世界。这种种世界并不是在目前世界地理上得见,却全在我们的心上显露了出来。祗要扪心反省一下,就可以清清楚楚的。每一个心中有佛,有饿鬼、有畜生,所以有时是佛心,有时是鬼畜之心,比如我们常听说某人一时兽性大发,情欲冲动,造出乱淫的罪过,这兽性便是畜生之心。所以一念之差,可以升天堂,也可以下地狱,人们依持各自心念可上升可下堕,一心十法界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我们向佛菩萨合掌祈祷的时候,应该兴起一种油然欢喜报恩的心情,以极诚之心作报恩奉献之念,这样,虽是凡夫之心,也可发挥佛菩萨的作用。由心的动作自然可生佛心,无论升入佛境堕入鬼道毕竟都是由一己之心而出。所以真正信奉观音菩萨的人,都该牢记著时时在培养佛心方面去努力。

  既然我们用十指来比喻十法界,以此十指相合,就是表示十法界的合一,十法界如能合一就成为一心,十指分开则又成为原来的十法界。这是件奇妙的事情,十指的开合,要自由自在,都基于自己的一心而已。

  再说,两手有左右之分,比喻代表生和死两方面,那么合起两手就是生死一如,生和死也决不是有什么隔阂,在我们自己的一心来看,生死是一如的。或者,把右边看作佛,左边看作众生;或可把两手分为凡夫或圣者;或代表迷和悟的两途。尽管各种分别,同样都归于一如。以手合起掌来是自然而然的事,不但不会有一些些的牵强不适,而且有身心合一作用,使我们顿觉清凉。无尽意菩萨向佛,是以身显示,此时尚未说出任何的言语。

  「佛」是印度话的简称,具足的称谓是「佛陀」。中国话叫「觉者」或说「如来」。依人们世俗的看法,常常认为有人死后到西方成佛去了,故常说死后成佛。可是佛这一名称,并不是指亡者而言。佛的意义,是转迷开悟,澄清了一切色相的人,是以觉悟后的心去度世,要他人也觉悟。所以并不是生前得了戒名,死后就可成佛。一般世人的看法也不算完全不对,因为生前有了相当的修持,死后往生西方亦未可知。不过倘若死者在生前是个恶逆无道的人,则死后决不会立即成佛,是可以断言的。

  中国人一向崇拜祖先,说死者成佛本来不是坏事,可是只认死去了的人才能成佛,对活著的人无形中就是一种低贬与不详的感觉,于是就发生认为佛教是不吉利或不愉快,不值得深信的观念。连带认为寺庙只是一种死亡缘起的场所吧了,这就是一种极大错误的观念了。要而言之,寺院的本身是转迷开悟的清净道场,进去以后应使人感到十分清凉十分愉快,一种解脱似的悦趣。佛菩萨更是喜悦庆幸的吉祥者。我们认清这点,从此万不可再存有丝毫不吉不详的错误思想才好。

  其次说到世尊,世尊所居住的世界,是指的这一娑婆世界,这娑婆世界贯通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释尊是三世中最尊贵的一位。原来佛的品位是与俗世的官爵位阶等级不同,佛有十种的尊称,那就是如来、应供、正遍智、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尊便是其中的一个尊称。例如今日开会,其中有一位议员起而发言,首先要称呼「***」的名,无尽意菩萨称佛为「世尊」其理相同。

  「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这是询问观世音的意义。观世音是观察世间的音声,是和世间众生结缘的人。无论在中国也好,日本也好,韩国也好,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东方国家)的任伺家庭里面,观世音菩萨都是大众崇拜的一位菩萨,所谓「家家观世音」便是。

  楞严经里特地举出观音的音声,有三种真实,那便是:一、通真实──以「通」字来说,无论任何物体如能相通就能人于心中。比如用眼来看物体,中间如果有窗门或其他障碍物的阻隔,就不能看见了,可是,如果是通真实,无论相隔了一村或两村,一百里或两百里的遥远,其形象物体都能到入我的心中。二、圆真实──以「圆」字来说,用人眼能看见物体的表面,但同时看里面就看不见了,看见前面同时也就看不见背后了。看见左面也就看不清右面了。但如用「音」。来观察,就没有表里前后左右的一切区别。可以闻辨分别,入于心中。不偏不漏的把真实的物体都掌握到心里面去。三、常真实──即是听闻的事情,无论是昨天或是一月,一年以前的都可以全部记得。倘用眼睛所见的物体在心中来表现是很难,所以听闻的声音在心上遗留,其痕迹是颇为真实而悠远的。因此观察一切的事物事理,比较以听闻音声的说法是妥当的。

  无尽意菩萨在八万四千大众会座当中代表起立发言,向释尊顶礼讯问「观世音」是怎么样的人呢?不用说无尽意菩萨自己本来了解观世音的意义,然在法华会座当中集合了许多会众,无尽意却是为了代表大众特别向佛发问,目的在于解决众多的人的疑义,其动机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众。

  「以何因缘」的「因」字,是原因之因,种子之因。「缘」是助缘,即等于是培养种子发芽的日光水份。

  「观世音菩萨是因为什么原因,什么助缘,叫做观世音,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此一讯问观世音的由来是先以名号。来讯问,是以名配实,名的里面即含有一切具足之义,所谓「名为实之宾」。

  无尽意菩萨问了以后,次段便是佛陀回答无尽意菩萨,说明为什么要称名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以及称名后所得的好处。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释义: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有无量百千万亿的众生,受了诸般的苦恼,只要他们听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而能一心一意去称念他的名字,那么观世音菩萨会立刻观察到他们的音声,使他们获得了解脱痛苦的安乐。

  注解:「佛」梵语佛陀的简称,释作中国文字是觉的意思。就是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对凡夫而言,因为凡夫多数不知自觉;觉他是对二乘声闻学者而言,因为二乘虽能自觉,却没有觉他的行为;觉行圆满是对菩萨而言,因为菩萨虽然自他两觉,但依然尚未达到全然圆满的地步。「佛地论」说:「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

  「善男子」赞美之辞:「所行利他,符理清升,感乐之义,目之为善;」「纲干之能,称之为男。」「有绍继义,故名为子。」善男子形容男子的俊美完善。

  「众生」梵语是萨埵,是说:「众缘和合,历劫相续数数受报,故曰众生。」众生有无量数,大别分为四种,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苦恼」三界生死,贪嗔痴慢,苦患无底,逼恼身心,故称苦恼。

  「一心」一心有事和理的区别,事一心是历历分明称名不乱,理一心是了知音声性空,惟心所现。

  「观其音声」即是观众生称念菩萨圣号的音声。众生被苦恼所迫,就会下意识地去称念菩萨的名字,倘如一心不乱自性而发地去称念,那么菩萨的观智圆照十方,就能寻声救苦,有求必应的。

  「解脱」梵语木底(又名木叉)即是脱离生死的束缚,排除苦恼的纠缠,自在自如,一切无碍,不论任何惑业障得的牵累都不能羁绊,故名解脱。大乘菩萨宝五经说:「若复有人念是观自在菩萨(即观音菩萨)名者,是人当来远离一切轮回之苦」。

  讲话: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这善男子的称呼是包含著所有众生连同无尽意菩萨在内,也就是佛对大众的称呼。换句话说,即是:「各位」的意思。这时无尽意菩萨问的是「利益有情」方面的问题,其实他自己是很明白的,祗不过为著代表大多数人询问。此外还有「不解问」「试验问」等,「不解问」是在了解之前要多以提出来资问。「试验问」是试验对方的理解程度而发问。

  佛的回答:「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百千万亿众生是形容众生数量之多,而冠以无量的述语。并且不单是指世上所有的人,同时凡宇宙内有生命之物莫不包括在内,称为「众生」,以人来论现全世界的人口,据美国华盛顿人口资料局的报告,一九六三年年中,世界人口为数约三十一亿八千万人,可是依据著众缘和合而生的生物就不止是百千亿万的数目了。这些无量的众生全然受著各种各样痛苦的煎熬,因为娑婆世界是一个堪忍世界,又叫忍土,一切事情都要尽最大的忍耐。而苦恼的种类很多,本经后面说明人间有七难、三毒、二怖等苦,大别之则分为肉体的和精神的苦恼两种。肉体上在日晒雨淋下耕耘的农夫或流血汗的劳动者反而心灵(精神)上安乐的人不少;可是物质上十分丰盈富足的达官贵人反而心灵(精神)上有各种说不出的苦恼的很多,细究其因,实在是耐人寻味。不过,这个世界,原是相互的世界,决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以必须要人与人间互相尊重,彼此敬爱,倘能舍弃小我,容忍互助,有此认识,便是真理解本经的人,惟有这样,这一娑婆世界的苦恼,可望中止。

  在痛苦里感觉出来的乐趣才是真正的乐趣,也才真正能体会到光明的可贵。能给予人们真正乐趣和无上光明的就是观世音菩萨。人人能够一心一意的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精神生活就能安定向上,逢著困难来临而有往前迈进的勇气。然而必须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名时要集中精神,专心一致,这样观世音菩萨就会现身来解脱我们种种的烦恼或困难。这种观念是把持信念之道,也就是佛教的可贵之处。人的精神生活有了依据,勇气就百倍千倍地增加了出来,当大难临头的时候,也就能处之泰然。反过来说,那些没有走上精神信仰道路的人,每每都是受不了人生的挫折,因而颓丧因而悲观,就那么失败了一蹶不振!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生不要怕难,任何忧患困难都是我人力量的试金石。倘人人有大勇猛心,就是处于苦难的世界亦无往而不可行。可是毕竟世人有大勇猛心的太少,故此埋入痛苦的深渊里。「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怜愍世间众生,所以凡是称念他的名字,又能真正专注凝神一心不乱的,菩萨就立刻观察到他的痛苦的音声而使他得到解脱的安乐!。

  所谓「一心称名」的一心,说起来是容易,实行起来就很难了。换而言之,一心就是精神的统一。普通的人心中有种种的迷惑和执著交错存在著,要统一这个心是不简单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发愿心,首先把正信和迷信的分野辨识清楚,然后趋于正信的一途。常言说得好:「精神一到何事不可为」,我人的精神集注一处,使起确信之心,那么心神相通,又哪来什么迷惑或困恼?

  所以,当我人全心全意举行祈祷的时候,是必定能感应道交的。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这诚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诚心就根本谈不上「信仰」两字。一个诚心的人往往可以感化顽强的敌人,是以认真的祈祷一心的祈求,决没有求不到观音菩萨心动的道理。这「一心」就是「诚心」啊!

  总之,我人肉体的或精神上一切痛苦烦恼都可以依据观音菩萨智慧之力使得解脱,祗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称念他的圣号。常常不断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不仅可以启迪未来精神的往生,实在更可以使现世的肉身得到全然的解脱!。

  科学昌明的时代的今日,心理学这一门课程是太重要了。法国学者伯格森曾经谈到笑的问题,他说:「究竟是认为可笑才笑呢?或者是笑的可笑呢?这问题很不容易明了。」诚然是认为可笑的才笑,而笑起来也确实的可笑。这真是一个奇妙的问题。我们不妨对著镜子看看自己的面貌,如果自己露出了笑脸,自然就会感到可笑了。如果表现的是一付苦相,自然也就感到精神的懊丧了。从前有一个做木偶戏的人,他的手艺很好,在他制做一种偶像的形态,必先面对镜子试验一番,比如作儿童的面形,就把嘴巴缩小,眼睛闭细,表现出一种纯洁和气的面孔,那么作出的样子就像儿童。比如作车夫的面形,就把眼睛睁大嘴巴闭紧,因而形成横眉怒目的鲁莽的样子,十足像一个车夫。他的妻子曾对人说:「老林作一个坏人的面形时,自己心里也感到十分不快,因为对著镜子作出一付难看的模样,自己看了也觉得讨厌啊!」。诚然,作出一付讨厌的面孔任谁看了都感到讨厌。可是作出一付和善的面孔,心里自然而然也觉得和善了起来。所以现形和发声都是很重要而不能疏忽的。

  基于以上所说的心理因素,也就是心灵感应的原理,所以谈到称名的大事,我们若一心一意称佛的名字,佛的面容就自然而然浮到心上来。佛的面容始终浮到心上,就引起接近佛的心情。因此,我们称念「观世音菩萨」之名,实在并非光是口头称念而已,而是为了要靠著称名使慈悲无量的观世音菩萨浮到我们心上来,那么自己的精神得到了改正,和以前的境遇完全不相同了。

  这样看来,宗教不外是处理心的问题,舍去了心的问题来考虑事物就不成功了。比方说我们想锄平庭前的草,那么用镰刀把茎叶逐一地割掉,草地当时便锄平了,然而经过一场两落过之后,残根劫又萌芽,终于又生出了草来。如果当时我们既锄草且拔根,就虽是落了雨,也不会再萌生出草来的。同样的道理,帮助穷人给他钱,安慰忧虑的人使他暂离忧虑,就仿佛是刚才说的锄草的茎叶而不曾拔根,不是根本的办法。如果能使那人的心从根本上去改变,那虽然再遇到了以前的困难,他也就不以为苦,以前所受的苦恼和恐怖也就不感到什么了。

  所以仅仅锄了茎叶是不澈底的,必须要连根拔了起来方为成功。因此之故除去苦恼不说是除苦,而说是拔苦,拔苦就是要拔除苦根,苦根原生长在心里,只要是心的作用改变,其苦自然得以拔除。明显地说,从前著迷的时候,是充满了困惑,感觉上是苦的;一朝除去了苦根,转迷开悟,则再起苦恼也不觉其苦了。称念观世音菩萨是除去苦恼的根本。称念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浮现在心头这时菩萨在我心,我心有菩萨,清渠如月,一片光明,苦恼可以连根拔掉,和平安乐油然而生!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释义:如果要有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字的人,假设是投入到大火之中,而火劫不能烧毁了他,这是由于观世音菩萨的威力神力保护了他的缘故。

  注解:「持」疏云:「持者,口为诵持,心为秉持,秉持为理不失,虽非口持,觉观亦得是口行,故通属口业机摄。」火性炎热,入之必烧,持名行人本不应遭遇,但缘因差忽,一旦入于大火之中,如能忆持菩萨之名,则火不能烧。

  「威神」胜鬘宝窟说:「外使物畏,目之为感,内难测度,称之为神。」楞严经说:「如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知见犹如清凉之水,知见明耀而灭火,此火既灭,何火能烧!概是持名众生,由于菩萨威神之力所收获、果报、恶业、烦恼大火均不能烧。果报火上烧初禅,恶业火通于三界,烦恼火遍及九界,苟能灭劫九界妄火,则可证佛果清凉。

  讲话:灾难有七种,七难第一是火难,其次是水难、风难、剑难、恶鬼难、囚难和怨贼难。先以火难来说吧,比如八一大地震而引起的一场嘉义大火,当时真是可怕到了极顶,在猛烈的大火当中,父母找寻儿女,妻子找寻丈夫,一片呼天抢地的求救声,哭泣声加以火星爆裂的逼迫声,诚然是鬼哭神号,说不出有多么凄惨的景象,那时的嘉义市区简直成了阿鼻叫唤大地狱,现在回忆起来尚且谈虎色变呢。这是从可怕的事实来解释「火难」。如依观心释来说,我们精神上昼夜二十四小时内每分钟里面都有火难。法华经说:「三界犹如火宅」。所谓三界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世界,在这三界里面,经常炽燃著炎热的大火,稍一不慎就要被火包围因而送掉性命,就是幸而不死,最低限度也会成为精神上的废人。这火炎有三毒、五欲等火熊熊的燃烧著。所谓「三毒」是「贪欲」、「嗔恚」、「愚痴」。所谓「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五种。其实严格的说火难不仅限于三毒五欲,推广计算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啊!

  俗语说:「嗔恚之火能烧毁功德之林」,又说:「忧愁火来伤我身」嗔恚和忧愁都可以烧毁我们的身心,对此我们岂能等闲视之呢?单是物质上的火灾尚不足以恐怖,这怎样说?因为我们可以谨慎处处防火例如烟蒂不随便乱丢,不让小孩随便玩火,时刻注意用煤油炉的安全,靠近易燃物之处绝对不吸烟不点火等等。然而精神上的火焰就防不胜防了,祗要偶然的疏忽,火就冲上了头脑。一个无法统御(控制)自心的人来说,一旦动怒,心火冲上,则百日之说法,尽付之于流水。生物之中人的颜面是最易表现出来,往往对于无聊的事情也能引起心头之火。这一动怒心火炽炎,就生出嫉妒之心,萌动了怨叹之念,由于嫉妒形成了离间中伤谗诬构陷种种恶行。

  一个平素修养的人待人是不说任何刺激的话语,处理一切事情也都有抑制自己的功夫,心中的猛火燃不起来,口头上也决不会有狂妄的言词了。常常称念「观世音菩萨」而有真诚深信之心的人就是如此。

  当我们发怒的时候最好是调息数呼吸的数目,在出息与入息之间,仅仅很短的时间里,最好不说一句有损害的话,不做一件有损害的事。有时候因为对方的无礼或无理引起了我们的肝火动怒了,有时候下意识地无故迁怒于人,这都是平日的修养功夫太差所致,本来是可以等待时机说服对方,祗是当时忍耐不住便发了怒火,事后想想总难免觉得惭愧和内疚,然而,在平常对于观世音菩萨有认识,有信仰、有尊敬的人处于这种场合,心中不断的浮现起菩萨的慈容,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心肠也就化成了他的心肠,观世音菩萨的大智慧也就感染了他的智慧,那么他就能自省、自制,不会嗔恚他人反而同情他人,这时的行为就会做到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了。这种能够抑制愤怒之心而化愤怒为力量的表现才是强者的表现!

  我人能专心一致称念观世音菩萨,心中就会豁然开朗,展开在面前的就是无限的光明,而能切断所有争斗的妄想和烦恼,在这样的境界时,假使遭遇著大火,也不能烧著,这就是由于菩萨的神威法力,藉以解脱了妄执,把持住自己,得到无碍无挂的自由的快活。这样的任运无碍快活自由不妨这样说明:在熊熊的大火中注以冷水,终能灭劫了迷惘之火转而生智慧的火光!菩萨的尊像在画图里显现往往背后也燃烧著火焰,然而解决不是迷惘之火,而是大智慧之光。这也是表现灭劫迷火露出了悟火之意。

  所以我们应该凡事保持充份的沉默和深思,从沉默中维持冷静的头脑,从深思中成熟自己的思想,进而显露出智慧的火力,照破黑暗的世路风籍和艰难。

  灭却了心头之火,则寒热是不能侵犯。心境也就悠然安适,一切妄想不起,一切烦恼化除,真是清凉无比了。如果一经开悟,那么一切即因悟火的光明,把不洁、不净、执迷、困恼轻易地自心底抹去,痛苦自是不复存在了。是以只须心中时时燃起热烈信仰之火,必能发挥佛的威神力量。

  冥祥记有以下的一段记载:在晋朝时代,有一位叫做法智的沙门在他未曾出家以前,有一次一个人孤单单地走到了一个大湖沼的地方,忽然间猛烈的野火四面包围地燃烧了起来,使他走头无路,这时的他因有信仰之故,并不心慌意乱,他专心一致地礼诵起观世音菩萨的名字,不久,火过去了湖沼周围草木一切全被燃烧光尽,可是法智所立的地方竟然无恙,由于这样的神迹更加强了他对佛菩萨的信心,于是他终于皈依了佛法,削发为僧。

  唐朝高僧传也有以下的记载:「魏朝末年鲁郡沙门释法力是个志气坚定的勤苦修道者,他想在鲁郡的地方建造一座精舍,可是深感财力的不足,于是他偕同沙弥明深一同前往上谷地方取麻,一年以后在归途上,走到了干塘的地方,忽然遇见野火,他们坐的车子在水的下风头上,而法力又因十分疲倦之故不曾注意到,等到睡醒火已烧到了眼前,这时如果一般人会慌得六神无主失去主意,可是法力却高声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由于虔诚之至,刚念出一个「观」字,火势竟应风而转,接著火焰也灭掉了,法力他们安然回到了寺里。

  辨正论里也有一段记载:「晋朝僧人竺长舒平生专心诵念观音经,有一天邻居失火,而他住的房子正当著下风头的地方,于是他一心一意称念起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来,等到火焰将要烧到的时候,奇迹就此发生,忽然风向转了回去,火也就跟著熄灭,全城的人听闻了都非常惊异赞叹。惟有一个恶少年不信他有那样的神力,就故意地趁那晚夜深风急在草靶上点著了火投到竺长舒的住屋里去,结果是连扔了四次火都自然灭掉,恶少年至此惊异神力,向竺长舒叩头请罪。竺长舒对他说:这是我平日时时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从来没有懈怠和间断过,所以才会显示出这样不可思议的灵异事述啊!」

  现果随录里面也记载著:「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姓汪的人住在昆山,他吃了三年的斋,打算到普陀山进香朝佛。那一年元旦那天他带了行李上了船,忽然有人跑来告诉他说他店旁邻居失火了,请他立刻回去。他答道:「我已经诚心吃了三年的素食,现在一心一意要去朝山拜菩萨,不能因为店里的事情而变更我向道的初衷,就算我的店铺全部被烧光我也决心不回去的」说罢扬帆而去。后来汪某进香完毕乘船返回故里,但见店铺四周房屋全成为一片不忍卒睹的焦土,可是惟独他的店铺居然安好如旧的存在著。

  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遍及十方世界,显应灵异的事迹实在太多了,不可胜数,以上几段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使人赞叹的,我们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始终不懈,日久天长,必有应验的一天!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释义:如果有人被大水所淹没的时候,一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马上可以得到水浅的地方,安全脱离了水难。

  注解:「漂」流也,没也。因流动的水使之淹没的可能,叫做漂。「浅处」浅是深的反义,可作近解。一般说「浅显」「浅近」是形容词。浅处就是浅而且近的地方。

  讲话:水难可就事实上和理论上两种来作解释。事实上的解释,观世音菩萨感应灵异的事迹很多,留待后面再讲。现在先从理论上的解释说起。

  大水也不是什么特殊现象,仍然指的是我人迷失了心的方向。前节曾经说过大火烧坏了辽阔的原野,可是大水实在也不比火弱。所谓水火无情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的。大水可以淹没田野树木乡镇城市,使一切家屋倒坏财产流失,好比我心有八万四千种妄想都如同大水一般奔流不息,归根结底不外是一点心的迷惘。所谓爱欲之水,贪欲之水,在凡夫的心中,这许多的迷妄之水泛滥成为巨波成为洪流。可说是爱河滚滚欲海茫茫!古语曾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是值得思考的。又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是警惕我们及早醒悟!诚然,我们被迷惘的水溺陷了整个心智的活动,于是乎身败而名裂。世人往往沉缅于爱河之中,殊不知仅仅迷于一点即如洪流猛烈之爱执的水势,就会排山倒海而来,使我们漂入大水的灾难中!不要以为少量的水不足重视,要知道涓滴之水可成洪流。那么一个想抵抗庞大水难的人,应当持有一种杀灭水势的涵养功夫。那就是要用我们心头灵智之光了。

  什么是我们心头灵智之光呢?那就是要不断的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的神威力量,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抗衡的。祗要念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就可以把可怕的水势杀灭殆尽。这种力量就是灵智之光,这种六智慧的光芒,亦即大勇猛的体现。

  因此说假设身入大水将被淹没,一经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必定能够得到浅近的地方,来度脱迷梦而登醒悟的境域!醒悟后水难全无,反而成为爱护之水和慈悲之水了。世间一切纵横自在流转无穷的洪流,都化作了大慈悲水,这真是应感谢观世音菩萨神奇的法力,救度了无数执迷不悟的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雨,使旱天的人们如大旱之得云霓沾到了最大的恩泽。我们耳闻目见无不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水所化,这时我们原是卑怯的内心,因仰仗菩萨的力量而加强了勇气,我们相信由于信仰充实了我们的力量,我们的自身即是观音的体现,于是我们就有自救而且救人的伟大心胸!我们再不作无聊的举动,我们再不畏缩世路的崎岖!这就是信仰的伟大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伟大力量。

  现从事实上的解释说水难,举出下例作为证实:

  梁高僧传记载:「宋朝京师南涧寺有一道同和尚,俗姓马,扶风人。最初出家皈为道懿门下。道懿有病打发道同等四人到河南霍山去采钟乳。四人到了山穴之中,在渡水过山涧时,除了道同,三个人都落入涧里淹死了。道同手上的火把也灭了,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道同想今番决不会活了。但是道同诵念法华经有年,所以临难尚能镇定而开始诵念起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来。这样诵念不绝于口,过了一些时顿见一线光明透入,道同善而随之,慢慢循著光芒渡出洞穴的外面。自此回寺后努力习禅,道心日进。后来南游和同学数人上京在夜里踏冰渡河,中途冰破,又有几位同学被水淹死,道同便又诚心持诵观音菩萨名号,但觉脚下仿佛有什么东西蠕动著。前面又看见了红光,于是循著红光渡过河岸,遂又免于水难。

  法华感通记载的一段文字:「唐朝中书令岑文本,江陵人,年少时信佛。常常诵念法华经普门品,有一次他坐船在吴江里,船坏沉没,一船的人都被淹死,文本在水里依稀听见有人说话,叫他念普门品可以免难,这声音一直在他耳边告诉了三次之多,于是他心中默念普门品不停,忽然之间,好像被人推出了水面,看见前面离岸不远,遂得以不死。」

  冥祥记里面记载:「晋朝栾荀,年少时敬奉佛法,他曾做过富平令,有一次随著朝廷兵马去征伐贼寇,江中船被贼人纵火焚烧将沉,这时风浪很大,贼人又围迫了上来,他自忖必死,但口中不住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忽见江中水面站有一人,他急忙跃入水中尽力向那人的方向泳去,竟然不知不觉中游到了对岸,这时大军也赶来援救,娈荀就被救而免于难。

  沧粟庵随笔里面说:「清朝普洱太守陈廷堉虔诚奉念观音,天天念大悲咒。道光癸巳年间,他由汉江到京城里去,坐在船上一时失足竟掉入江中,这时船遇顺风一转眼已远去,他在水中被大浪撞击著,昏迷之中预料必死无疑,这时心想念佛或可得救,于是默念起观音圣号,顿时觉得水浅只到膝部,两足好像有物夹持著不复下沉,就这样飘流到很远地方,遇见一艘渔船,幸而脱难。」

  慈林集载:「清朝沈国璋,广东人,一天回家,到三水地方,遇风翻了船,他一心称念观音名号,觉得朦胧中直达水底,阔步而进,不久却通到了岸上,而且所带的路费仍然不少一文在囊中,由此更加信仰大士了。」

  以上的例证说明了观世音菩萨的灵验真是不可思议,如果仍然有人加以怀疑,那就是因为他对普门品没有心得的缘故。理论是在于理解信仰,如果不能理解,睁著眼也不会感觉出什么灵验。观世音的灵验是明明白白的,世间的人不开他信仰之眼,以灵验看作迷信真是太可怜了。从真理的大道迳入,由理论的解释上著眼,我们会感到观世音菩萨的灵验和力量!我们能有这样的澈悟时,就能自然融化于菩萨的慧光中,与菩萨的慈心相契,无复过去愚痴的黑暗!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释义:如果有百千万亿的众生,为了寻求金、银、琉璃、砗磔、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等的宝物,坐船进入大海里面,假使被一阵黑风把他们的船舶吹飘落入到罗刹鬼国。其中如果有人或祗有一个人,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些个人就能够解脱了罗刹的灾难。观世音菩萨因为有这样的因缘,所以才叫做观世音。

  注解:「琉璃」即琉璃,就是用扁青石(铝与钠之硅酸化合物)为药料而烧成之物。亦即是宫殿的琉璃瓦。琉璃可烧成五彩五色,世称七宝之一。

  「砗磲」本作车渠,属软体动物,瓣鳃类,壳厚而大,长径约有三尺,略呈三角形,左右壳片相等,壳顶弯曲,壳表有放射肋五条,即世间所谓的龙文,壳缘如锯齿状,壳表灰白色或暗褐色,内面色白而有光泽,栖热带海中,印度方面所产特多,称为七宝之一。

  「玛瑙」又名文石,是结晶石英玉髓及蛋白石的混合物,在岩石的空隙中渐次沉淀而成。其中玉髓有由红、黄、白、灰各种颜色累层形成,故常呈种种美丽色彩。文理镂磨雕琢可以作成杯盘及装饰品等物。

  「珊瑚」是腔肠动物珊瑚类,产于热带深海之中。群体相结成树枝状,故人常误认是植物,世所称之珊瑚乃是珊瑚的骨骷,色泽美丽呈朱红色,供装饰赏玩之用。

  「琥珀」是有脂肪的矿物,光泽作蜡黄色或赤褐色,体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如介壳状,质脆,入火则燃烧,原是一种树脂的化石,其中往往包含有木皮,昆虫等物,颇呈奇观,可做烟嘴及女人首饰装饰。

  「真珠」是珠母及蚌等壳内所生之球状粒,通名珍珠。形圆如豆,色白如银,清丽可爱,为珍贵之装饰品。并也可以当药使用。

  「黑风」即暴风之意。长阿含经说:「有大黑风,暴起吹海水。」仁王经说:「风有黑、赤、青、天、地、火六种。」

  「罗刹鬼」男名罗刹婆女名罗刹私,恶鬼的总名。译为暴恶,可畏等。罗刹鬼以人为食物,人尸若臭能用咒语养之使再新鲜。所谓一人称名众皆得脱者,即是忧戚相关,休否相共之意。虽口不同唱,然心助获福。因此一人持名,多人皆得恩泽。楞严经说:「断除妄想,心无杀害,令谐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妄想即是鬼思,所以戕法身而伤慧命,能灭这样的鬼,则他鬼都不能为害。鬼以阴隐妄想为因,以杀害为随缘。菩萨已内灭妄想,外除杀业,则全超鬼类心行,以全超威力,令称名众生,入诸鬼国,因此鬼不能害。

  讲话:现在所说的是风难。无论是古代近代乃至现代,没有一个人不想得宝的,为了得宝,就要冒著很大的危险,想去寻宝,因此佛才说:「若有百千亿众生,欲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在释尊的当时,一般人为了得宝而到海里去,是以经文上才有入于大海的文字。这是由事物上的解释。

  从理论上来解释即以观心释的眼光来看,这七宝即譬喻的「七圣财」。什么是「七圣财」呢?那就是信财、进财、闻财、惭财、戒财、舍财、定慧财,而这七种都是精神之宝。现逐一详细的分析其意义。

  (一)「信财」就是信仰之宝。如果我们没有信仰之宝,则在广大的佛法之中一步也难入。大论上说:「佛法如大海,以信能入,以智能度。」实际说来一个人能不能把持信仰与否,则在生活感情与处世态度而有云泥之差。凡是没有信仰的人心中是动摇不定,很容易流入盲从附和的一途,是十分危险的。有信仰的人则不同,他的一生都有一贯的绝大作用力量。这样的信仰之力不但在现世之中发生很强的作用力量,即在未来的永劫之中也是必须依赖的东西。「信是一切功德之本」信仰坚固的人常常能把生死置于度外而毅然行动。」是以我们应坚定自己的信心,永远保持自己的信心。

  天台智者大师说得有理:「我人如以疑心来观诸法则即不能获得信心。在佛法中不能有何等之获得亦由于无信心之故。此等人正如在宝山之前空手而不能取得是同样的。」

  (二)「进财」,就是精进努力的根源。譬如我们进入了宝山,却一无所得空手而回,那是因我们精进努力的不够了。无论对任何事只要肯精进努力的做,就可以达到收获的目的。比方说对于气候与时间的如何支配,如何争取是丝毫不可怠惰的,一有怠惰则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所以不论早睌和寒暑要不受那些束缚,否则就不会有什么成就了。不要过醉生梦死的生活,应当善自精进努力,使自己的事业能得成功。

  (三)「闻财」是以听闻为宝之意。为了开知见必须要多听多闻,孔子说得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个我见特强的傲慢者,往往认为向他人听闻学习是一种可耻的事,真是错误的看法。要知道开智慧一定要多闻多问,不然的话,就是枯萎了广大智慧的根本。发心皈依三宝所修的道路,也正是从听闻佛法得来。佛教的「闻、思、修」谓之三慧。可见「闻」是如何的重要。

  (四)「惭财」,这惭心就是宝。为什么说惭心也是精神上的一种财产呢?比方说,一个很愚痴很迟钝的无思想之人,他在众目炯炯之下可以作出不伦不类的事,那些不德的行为的表现,皆是因为他羞恶之心薄弱所致,因此任意地做了出来而恬不知耻。这样没有惭耻的心理,他的罪行祗有一天天的增多,而不可能减少或消灭。假如有惭耻心的人就完全不同,在惭愧与羞恶的思维下永远是理智为善的,而决不致作奸犯科。「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便是克服私欲的方向。

  (五)「戒财」,所谓「戒财」是防非止恶,佛的戒法就是存有这种趣旨。戒是道德的规律,遵守人生道德律最基本的就是佛说的五戒。故佛法不仅是在人类生存的时期存在,即如经过了百千万年的时代,人类灭后而此法的生命仍然是存在。因为止恶为善的戒法就是树立正命的根本,佛说:「戒是正顺解脱之道。」换而言之,戒就是人生生命之宝。

  (六)「舍财」,即是施舍的意义。就是布施财物的慈悲善舍心,有了这样的心,就不会存有执著的观念,而这苦恼的人心里,充满了待救济的困苦著,施舍的意义是助人,真是很大的功德。施舍的时候不能有分别心,比如自己需要之物悉入私囊,只把不需要不喜爱之物布施他人这就不是什么施舍,而且施舍不能有望施他人的报答,才符合施舍的真趣。如果能这样作去即成为精神之富有者,是真正的大财产家。如果人人有布施之心,肯服务造福社会,这个社会就是安宁的社会,这世界也就成为和平的世界。

  (七)「定慧财」,定是不动心,慧是智慧,由禅定而起的定慧。由定而生的智慧才是真实的智慧,佛法便是重慧的宗教。有真实的智慧,才能显出佛教的特色,如无智慧即不能领悟佛法,所以说也是人生的一种财宝。要知道定与慧是形影不离互相扶翼的相合之物,就好像眼和足一样,没有眼,可能落入断崖绝壁,有了眼选择了光明的道路,但依然要靠足的行动,才能达到心中的理想。简单的说,定慧就是生命中的智慧之光,是我人不可缺少的财产。

  上述七种精神的财产是无尽藏的财宝,在我人心中屹立著,可是一般人对于这心中的大财产却不加注意甚而完全忘怀了,这样的人就是精神贫乏的人,这样精神贫乏的人在物质上有钱的人是很多的,相反地,物质上贫乏的人倒是精神的财产家。

  因此我们为了求此金银琉璃砗磲等等一般的七圣财,才使我们入于大海,这大海虽是迷海而也是悟海,祗要持了诚心为精神上的财产,就能化人生的苦海为乐海,同时也就能安然渡过这一怒涛般的娑婆世界,渡过这一人生的大海!

  我们乘船正要渡过茫茫的大海时,假如起了一阵对面不见人的黑风狂暴的袭向我们,那么船便像一片树叶一样,飘流到吃人的鬼所居住的罗刹鬼国。这时候船里面如果有若干人或者仅仅只有一个人称念观音的圣号,依此功德几千几万的同船的人就可以一概免于危难。这是就看经文的事释上来说。

  再从理论解释上来说,黑风是代表我嗔恚、贪欲、愚痴。这样猛烈的黑风吹来,我们所乘的船不要说是飘流随时翻覆而葬于海底的可能。我人所乘的船在精神上来说就是「六波罗密之船」,六波罗密就是指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所飘流的罗刹鬼国,依事实来解释是吃人的未开化的野人国,依精神上的剖析是如同我们目前的社会里是人挤人、人吃人的现象很多,试看今日报纸上的新闻记述的多是杀人、强奸、暗杀,恐怖等不祥事件,日有数起之多,文明开化的昌明世界,实际上却有那么多吃人的活鬼,究其原因,也都是由于我们自身心中所潜伏的杀生、偷盗、妄语、邪淫、绮语、恶口、两舌、嗔恚、愚痴等等业报而表现出来的境涯,一经堕入此种境涯,和飘到了罗刹鬼国有何不同呢?

  我人生在世上就像乘船过海一样,偶一不慎,就堕落到可怕的深渊;又像是暗夜里行路,百鬼在后面跟著。在渡海当中遇到了暴风狂雨之时,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就应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个时候,好比有一条救命的绳索从室中坠下。这救命的绳索也就是悔悟之念。我们若能生出悔悟之念,那么一切的迷执之云消散,心如晴空霁月,现示出明朗赫然的人生大道!

  我们生来人人都是有著佛性,在事实上社会一面是罗刹鬼国,另一面就是佛所集合的场所,我们凡事要求之于我们的内心,以之唤醒心中的佛性,用心灵的活动显示出遍满于宇宙间的佛性的光明,那么罗刹鬼国的黑暗世界可一变而为佛菩萨常住的光明世界!

  入海求宝是印度古时航海到其他国家贸易的一种习俗,并不是说到海底去探海底宝藏而言。以上的一切说法,乍听起来,会令人感到那么不可思议,但我心时常保持平和,即令遇到了不平和的时候,也可以脱离了苦恼。举例来说遇到猛兽袭击时,如果能够保持一种若无其事的平和心,那么由于自己的镇静,猛兽也绝不会一下子向你扑了过来。反之,心中不平和不镇静,显露出惊慌的样子,猛兽就会认为你是易欺可伤的目标,而即刻向你扑害。所以我们能平心静气的话,遇到了虎豹熊狼也就不能对你有一丝一毫的损害。马戏团的驯兽时能把人手随便伸入狮子的口里,有人问是什么原故,驯兽师说首先要听动物的呼吸,至于如何使其驯服自然有很多细微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不要使他动怒,而是要笑容满面的对著它,仿佛和动物是朋友一样。这个例子是很好的启示!如果我们处世时能优容对方,自然坏人不能加害;假使不是这样,表现出骚乱、憎恨、恐惧种种敌意的气氛,对方也就会以仇敌相杀的心理而逼进了。因此类推,万物莫不如是,心的锁定而不慌乱,是解脱苦恼的根本。换句话说,心的散乱与迷惑,则是增添苦恼的根本。所以,真正的解脱全看自己心的作法而定。

  我们一经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自然心即得到平和。心中就没有苦闷,没有烦恼,那么就是堕落于魔魅的鬼蜮亦仿如无事一般,鬼怪妖魔都不能加害的。

  这里不妨举出称念观音圣号而解脱风难的实例:

  高僧传记载:「晋朝时候有沙门竺法纯是山阴显义寺的住持,在元兴年间「为了修建寺墙,到上兰诸去买木材,中途经过了湖水之道;木材主人是一个妇人,同他一起去堆积木材的场所论议木价,因此同船而行。可是船到了大湖当中,天时已经晚了,又起了很大的风,风骤然加急,波浪就如山一样高的排山倒海而来,他们坐的小船破漏了,水源源的泄进船里生命危急万分,法纯认为此行不利且又和妇人同船,心中更加恐惧。迫不得已一心称诵起观音经来,这样专诚的口诵不绝,忽然看见水面上飘来了一只大船。这样深夜的时候别无行之人,何处来这么一只大船呢,实在是不可思议,于是两人共同上了大船,眼看小船沉没,然大船随波飘荡,不一会就载了他们到达了对岸。」

  应验传上说:「有外国人百余人,从师子国(今锡兰国)泛海坐船到抉南(今暹罗东部)去。忽然中途遇到了恶风,于是飘流到了鬼国。罗刹鬼众想把一船的人全部吃掉。那时大家畏怖万分,畏怖之中一同称诵观世音菩萨名号,于是奇异灵验,鬼原想吃人的念头居然熄灭。不幸其中有一小乘沙门。不信观世音菩萨不肯称诵菩萨圣号,鬼就来拘索他上岸,他害怕极了,便赶快跟别人学习称诵,结果也就得到脱除灾害的好处。」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这是总结以上的所述,为有著上面的种种原因,所以叫做观世音的缘故。九界众生都难免水火风三种灾难,那么我们万一受到了水灾、火灾、风灾危害的时候,要全神一致称念观音圣号,观世音菩萨一定观其音声觉察到我们的苦难,而慈悲的来接济我们渡出苦海。以一个人称名的力量,可以庇荫了大众,这是说观世音菩萨的神威广被,救济众生的心永远平等和真诚,既可显示观音之名,又解无尽意菩萨之疑。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释义:如果再要是有人屈遭法网,临到遭受处刑的时候,能够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么下手杀他的人手上所拿的刀,就会折成了几段,使他因而得救。

  注解:「被害」即是受形被戳,临命终时。

  「寻段段坏」,「寻」,「旋也」,是立即的意思。

  「段段坏」就是坏成为好几段。

  讲话:这里所说的「刀杖难」也就是前章所讲的七难中之一。从事实上论,人如遇到了刀枪剑戟的灾难,轻的话受伤重的话便死,是够危险和恐怖的。但依精神上解释,这刀枪剑戟是指的害人之心,毕竟是潜伏于人内心的骄慢嗔恚心。有了这样的心理变成损人利己,赞自己,谤他人。心里便充满了悭贪、邪恶和愚痴。要想根绝这样的心念,毕竟是很难的。如果我能将这犯罪的母胎即烦恼之心转成菩提之心,则当下即可成为确立所有善根功德的契机。若把杀人的刀枪剑戟运用得宜,这些危险的武器就可以化作有用的恩物来防卫自己,坚强自己。同样的道理,烦恼如能加以适当的控制和运用,未尝不可成为促进我人向上的活力。佛法的本义即是要不断的向上进步,「烦恼」在某种意味上,是人生必须具有的一种力量,如能使它朝善的方面转向,就能利用烦恼而成为进展的根源。佛经里有一句话「烦恼即菩提」是包含了此种意义。

  祗要仔细的观察一下,就能憬悟到我心是善恶不绝的在交战著,像葛藤似的相互纠缠不已。现在我们想到这里,转眼又想到那里,风去云来,变化万千。一日之中,有时善心制胜恶念,有时恶心盖过善思。良心和黑心,慈悲和执著,正义和愚味都在不断的彼此战斗著。

  我人倘能把他人看作兄弟姊妹,彼此和合亲爱,则由一家进而一社会以至一国家得到和平与安宁。佛说世界众生一切平等,应该没有隔阂的存在,是何等广阔的胸襟!

  可是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人心是多变的,有美的半面,也有丑的半面;今日表亲出佛的姿容,而明日就变成了狰狞的鬼面。这样多端的变化,却是了无止境。那么对于善恶两面的出没变幻,以恶的一面来说就可称之为刀杖之难。这恶的方面之心,全是由骄慢嗔恚促成。诚然,往往心中恶念一起,行为上即可以挥舞刀杖去杀人伤人,给予人莫大的困恼与恐怖,是因为恶魔栖住在我的心头的缘故。那么,不但对于外人,就是对自己的家人妻子,也会相互攻讦反目,这时家庭里就等于有了魔鬼,于是感觉到这人生真是个苦恼不已的世界,也就会起厌世憎恶的念头。是以心一绝望,刀杖之难就立即现前了。

  世间本是障碍重重,不平不满之事很多,所谓「世事不如意者常八九」,因此被魔障所系遂沉没在苦海中,未知何日得而超脱,此时倘能一念之诚,悔悟自身罪业,一心一意诵念观音,正是开始脱离苦海,踏入解脱大道之第一阶段。

  现谨录持念观音因而刀刃折段幸免于难之古德记载事迹如下:

  高僧传记载:「宋永明延寿禅师,未出家前,任钱塘江地方的税务司,性情慈善,善好放生,常常默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而见到生命即救。不幸被奸人诬害控以亏空库银,上面查办治以死罪,命许自新监斩,许自新知道他向来乐善好施这番全是冤枉的,心想救他苦无方法,只得用言语安慰,禅师说:「我以一命救无量生命,虽被杀亦无怨。」临刑的时候,他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面不改色。刽子手一刀下去但听铿锵之声,大刀折成三段。许自新因此奏明上方报免他的死罪,上方探悉原委并命他同复原来官职,他婉转辞谢不受,从此出家修行,最后终成佛道。」

  宣验记有云:「吴郡沈甲被系监狱判处死刑,临刑之时,虔诚诵念观音名号,刀刃自断,官府遂不杀他并予赦免。」

  持验记里面说:明朝和尚释行仁,字指一,河南光山人,俗姓张氏,幼年读书在白鹿洞遇到了高僧告诫他说:「你将有大难,如能持诵大悲圣号可以解脱。」师即立志受持。崇祯辛巳年,张献忠破光山,屠杀人民很多,师亦被捕,贼人以刀斩师,作段段坏,贼人惊异,遂得不死。于是师立志剃发为僧。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释义:如果在三千大千世界诸种国土里面,其中充满了夜叉、罗刹种种恶鬼前来困扰,使我们苦恼不堪,可是一旦当他们听到了称念观世音名号的时候,这些鬼就不能用祂的恶眼看你,何况加害于你呢?

  注解:「三千大千国土」乃是一个佛的化境。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围绕一座须弥山腰游行,须弥山外有香水海,再外边有七金山,每一金山中间,隔一道香水海,须弥山的四面是四洲,须弥山上面是六欲天,如是一须弥山,一日,一月,一四洲,一六欲天,是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叫小千世界,为色界初禅天所盖覆,再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为色界二禅天所盖覆,又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边有色界三禅天所盖覆,叫做大千世界。因有小中大三个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夜叉」梵语。译成中文是能啖、捷疾、勇健。

  「罗刹」,如上面所说。

  讲话:所谓三千大千国土即是指大的宇宙而言。根据事实上的解释,地球也是其中的一个,地球的周围是被一千倍大的太阳炽热地照耀著,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有许多的游星围饶著它旋转的一颗恒星。除太阳以外,还有无数无限的星座闪闪发光,这些星光利达太阳系里面来,需要经过几千万年的岁月,这些光的速度,一瞬间即走过几千里路。所以佛经指这些无限的空间广大的天体叫做三千大千国土。

  根据理论的解释也就是观心释,这三千大千国土也就是我们无量无边的精神界。在这一无际限的精神界里,那些夜叉啦罗刹啦等等鬼来使我们烦恼不已,实则是这全是我人心的作用。夜叉是瞬息间飞行几千万里的疾捷鬼,而罗刹是吃人啖人的鬼,可是这疾捷鬼也好吃人鬼也好,是常常住在我们的心中,而不是住在别处。我们无量的精神中却藏有如许可怕的鬼,即是所谓烦恼、妄想、贪欲、嗔恚和愚痴便是。外面如菩萨而内心如夜叉,无论他的容面是怎样的优美,而他的内心实在是非常残酷的怪物,即世所谓人面兽心的人,所以光从人的外表很难测知一个人的内心。

  我人心中世界,诚然是一个坏主意的巢穴。不过,当我们善心甫一萌芽,那么恶念也就立刻受到压制,因此人的心中总是被某些事物占有著而又热中于这些事物的时候,全心全力倾注,就没有余暇思想做其他恶事了。比方说我们全神凝注研究学问探讨某种科学的奥理,心情是紧张的,当然不再顾及其他;可是等到研讨告一段落,心中便又朦胧呆息了起来。所以人还是忙碌一点的好,不然一旦闲暇恶心恶念随时会动作起来。恶心虽是一点,却像波水的纹逐渐扩展,恶性逐日向恶的方面蔓延。同样的,如果起了一点善念,也可向善的方面日渐伸张。因此无论顺境或逆境,都不外是心的如何想法而言,可见心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平日应该统御著这颗不定的心,使之趋向善的一途。这一修养我心的导师就是观世音菩萨。我们心中虔诚参拜观音菩萨的慈祥面貌,同时要把内心深处的污垢全然洗净,那么我心即化为大慈大悲、大智慧、大无畏之心,而将一切恶心化为乌有,内心的夜叉罗刹等鬼自然也就灭迹了。

  关于心的作用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不幸妻子难产而亡,丈夫悲痛得不得了,由于日思夜想之故,每当夜间睡眠朦胧时,就看见妻的亡魂出现,心中乃起恐怖,想是妻死后没有去处,白日虚空游荡,晚上就来到家中。因此在白天时他到庙里向和尚陈明原委并请求设法不使鬼魂再来家中。和尚却抓了一把豆子交给他说:「我明白了,你把这些豆子拿回去,俟晚上你妻之魂出现,撒一把豆子问她这是什么,她一定回答是豆子,再问她一共有多少粒?她答不上来就自然消灭不再回来了。」

  他将信将疑的拿著豆子回家,当晚女鬼来了,他按著和尚教他的方法一一问她,最后他妻答不上来从此就消灭不再来了」。这男人又到庙里请教和尚这不可思议的道理安在?和尚说:「这并没有什么法术,主要的是你内心的思念所致,你对你妻难产而亡觉得凄楚可怜,如此思念不已入了魔道,自然形为一个女人的形体不时出现,这也就是心的作用,所谓「心生暗鬼」。你才拿著豆子你知道鬼也知道,而豆子到底多少粒你不知道,鬼也不知道,可见一切唯心造,你自己的性根如能确实把握,则心空到处皆空,心邪到处皆邪,你明白了吧?」

  以上一段话仔细看来也是很平凡的,但越是平凡的事世人越不了解。由于凡事执著,便得到了无穷的烦恼。所谓夜叉罗刹都是内心一念之迷而生的,此时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那么这一念之迷也会无形消灭的。总之,如果我们心中怀著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心,观世音菩萨就常常守护著我们。而自己本身也就会现出有如观世音的大慈大悲大勇大猛大智慧心的自觉,这时一切恶鬼虽想窥伺空隙,也就窥伺不到了。心中默念观音名号,就能得允心外的观音,这是以心传心的一种感应道交,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如此的感应道交,全在乎我们的自觉。

  世间有一种人好对人施以讽刺侮辱,但如遇到对方泰然自若处之,那么他的恶言相加并不能发生什么效用,即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了。所以一心称念菩萨名号,心中自然无世间俗事之牵累,虽有魔鬼睨视怒鸣,对我们是不发生丝毫作用,确确实实的是心诚专一,神鬼远避了。我们知道只要心能坚固,则魔王不能生。而坚固这个心,就是要具有平等慈悲的思维,通达诸法实相的智慧,不再执著因缘和合的假我为实有。这个道理明白了,以此意义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不论什么恶鬼都不能以恶眼正望他,又哪里谈得上加害于他呢?

  现在举出称诵观音菩萨圣号鬼不能害的事迹:

  高僧记说:「梁朝道融,游化江陵,拆毁邪神祠,回来夜宿旅馆,见鬼兵很多,其中有一鬼带甲挟刃,坐于床上。责备道融说:「你真小看鬼神无灵,把他给我拖到地下去打。」这些鬼兵要下手,道融默念观世音的名号,应声即见有一位天将,身长丈余,以金刚杵赶打众鬼,鬼使惊散。

  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绝中云:「佛告阿难,王舍大城,有一女人,恶鬼相持,名称陀利,彼鬼昼夜作丈夫形来缠绕此女,鬼精著身,生五百鬼子。汝忆是事不?我于尔时,教化此女人,称观世音菩萨,善心相续,人善境界。阿难当知:如此菩萨威神之力,恶鬼消伏,得见我身无此色相。我于尔时,一一毛孔,现宝莲华,无数化佛,异口同音,称赞大悲施无畏者。」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释义:假使有的人,因事犯了罪或是无罪受了冤枉,手脚带上铐镣,身上披带枷锁,这时候如果他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一切的杻械枷锁,通通都断成两截,因此他立刻就得到了解脱获得自由。

  注解:「杻械枷锁」,这都是刑具的名称。杻,手铐。械,脚铐。枷,套在顶上的木架。锁,缚在身上的锁。

  「检系」检是禁制的意思,系是囚拘的意思。楞严经说:「音性圆锁,睹听返入,离诸妄尘。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这是说众生被诸尘牵累,六根桎梏,菩萨视听一如,根尘两锁,故内无所系,外无所缚,以此威力,加被众生,故能令称名者,枷锁不能羁系。」

  讲话:首先是「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一段话,按著本文的字义来解释,是很平易简单。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在表面上任何人都好像是无罪的,依现实的考察有的人以为在以前并未受过何等的刑罚,这是青白之身无罪的了。可是按精神上来说,就不能说我们都是无罪之身!

  我们不妨反躬自问,在日常不知不觉之间,给予他人以恶感造成人与人相互之间隔膜,以及往往明知是一件坏事偏偏要去做,养成了恶习而不知纠正,且给予人以很大损害的结果。比方说有酒瘾的人,他也知道多喝酒的不好,可是一当他闻到了酒香,就会情不自禁的沉入醉乡,以致演出了多少的丑态,带给别人困扰。这便是被一种烦恼所迷惑之故。能明乎此,心中暗云消失而明月自现。但是道理上虽明白了烦恼的道理,而实际上断除这烦恼却很难,即所谓感情上的迷惑,人生不论大小事多被色与欲两道所迷惑,由此二欲造成了感情上和实际上多少的烦恼,这些烦恼在佛教上叫做情欲和思欲。这种因情思之欲所生出来的罪恶,是人生最易犯的,也即是所谓精神上的罪恶。如果任由这种罪恶日益加重,那么人简直也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

  其次是说:「杻械枷锁检系其身」,按事理来说,我们自身都认为是清净无垢的身体,手和脚都未受任何身体上的束缚,可是由于精神上的考虑,那么我们自心的状态,无论是头首手脚一点儿都不自由,换句话说,这些杻械枷锁,也就是我人心中执著的贪欲、嗔恚、愚痴,所谓八万四千种妄想烦恼,都是这个杻械枷锁。

  例如世间的富豪的身份看来是很高贵,然而精神上却是相当的痛苦。夫妇之间感情虽然不错但是为了儿女也许就会发生很多的不幸。更甚可能因为财产的争夺使兄弟姊妹间在法庭对簿。一般人们是以儿女为至宝,但穷人有了很多的儿女,感觉负担的痛苦,或是有了不孝的儿女,也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也不尽然,钱可使人快乐,钱也能使人苦恼。经里说:「妻儿子女是枷锁,金钱财产是牢狱」由此看金钱却是世间的敌人了。

  今以杻为愚痴,械为懈怠,枷是执著,锁是放肆,人就是被这些杻械枷锁紧紧的束缚著。我们应当如何脱除这些系缚呢?只有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外别无他法。当我们一心称念观世音名号时,这些扭械枷锁就都断坏了。这一种可感的威力只是依据著宗教信仰的有无,才能使恶念妄想有所浮沉,使心的次第变化成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热心信仰观音菩萨,由内心深处的主愿履行,上述苦恼立即化为安乐,这就是转迷开悟,也即所谓解脱之味。因此倘我们不为金钱财产所囚系而能善为运用,则扭械枷锁反而化为保身利己的武器。如此想法,一切皆是生机,一切万物的生机也不外由此而入。因此无论对任何事都要以积极的态度来思考,一切消极的想法都适足以束缚手脚的啊!所以我们应不著诸法,而是善用诸法,才能体得人生的真义,才能在道德上物质上树立一个完全的人格。

  所以对于任何事物不加执著是最重要了,因为既不执著,那么就没有什么地位名誉财产等等的系缚,心中常常快乐,生活也就目由自在了。所以经文说:「一称观世音菩萨之名,悉皆断坏,即得解脱。」其义即在此。这也就是说有了对真理的信仰之念,就不会执著事物。

  还有,心的作用太重要了,举例来说,文天祥作正气歌说:「鼎镬甘如饴」这是什么境界呢?这就是在我一旦入于监牢里倘不以为这就是牢房,那么就和未入监牢一样的自在,再者,如我被枷锁所系而不以为苦,那么和未系缚前也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能持有真实正确的信仰,不论监牢或枷锁也都不存在了。

  现在,记载有关持念观音名号枷锁自得解脱的灵异如下:

  辨正论记载:「晋郭宣,文处茂和杨牧敬是他的朋友,杨牧敬得罪,郭、文二人同受牵连。二人在狱中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十日以后,梦见菩萨告诉说:『汝等大命人,不必忧虑』。醒来果见锁脱落,狱卒再系缚之又再脱落;于是他们三个人全都发愿:『若得免罪,愿各出钱十万作功德。』不久以后,果然都被赦免了。

  冥祥记里面说:「晋窦传,是河内人。永和年间,荆州刺史高昌、冀州刺史吕护两人不和,各拥重兵,互相攻伐。传是高昌的官长,被护用铁骑抄袭而被俘,和同伴六七人一道关在一所监狱里。眼看锁械重重,不久就要处死。那时有一沙门名叫道山原和窦传相识,听说他被俘,就利用在吕护处随营办事之便往狱室看他。隔著狱窗和窦传说话,窦传便问:『我遭困厄命在旦夕,你有什么方法救我呢?』,道山答:『你如果能诚心归依,必有感应。』窦传以前也曾诵念过观世音菩萨名号,听了道山的话后,就此昼夜不绝诵念起来,这样经过了三天三夜,他手脚所戴的枷锁好像松动了一点,稍加用力,立即豁然解脱落地。传便诚心祷告说:『今蒙菩萨庇估,我的械锁已脱,但同伴还多,我不想一人独走,求菩萨神力保佑,使其余同伴都能免于灾难!』他说完了去拉挽其余人的锁械,依次都得到了解脱,仿佛有人开锁一般。于是一同开门逃出,共同隐藏到一处荒草堆中。吕护发觉囚犯逃脱,立刻派人马四处搜捕,什么地方都搜遍了,单单漏了他们隐藏之处不曾寻找,遂免大难。后来,他们还乡后都皈依了佛门。」

  应验传记载:「刘宋时韩徽居住在技江,他的叔叔韩幼宗做了湘州府中军。升明元年,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东下,湘府长史庾佩玉拥兵自守,因幼宗欲投沈部,遂被杀,并将其全家处斩,韩徽因被叔父所牵累,也被关在牢狱里,将被处刑。徽此时除了等死,惶恐无计可想。因徽平素奉佛,所以在狱中无事就诵念起观音经来。这样昼夜诵经数百遍,有一天白天时候,身上的锁忽然自鸣出声,好像燃炮爆炸那样,再看锁械已经自行摧毁。微恐怕狱司说他弄断的加罪于他,就忙禀告狱司,狱司重行加上钉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