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汉地,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汉传八宗。其中禅宗和净土宗,远播日韩、东南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信佛学佛的人很多,也有很多人研究佛学,但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想要有所成就,这三颗心是必须要具备的。
第一、自信心
《华严经》中有言“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大乘佛经的修行,首先就要经过十信位的修持。因为只有信心坚定,才会在学佛的过程中心不退转。小编觉得,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信心都是要放到第一位的,学佛也不例外,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人才会有目标,进而为之努力进取。如果信心不坚定,又会怎样?
六祖惠能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既然众生都具有成佛的潜质,那么为何几千年来,得到公认明心见性的高僧却少之又少呢?在小编看来,这与信心的退转不无关系,学佛没有信心,发再大的誓愿,往往也成为空话。同时,自信心不足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比如有人听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福德”,他内心就会怀疑,觉得自己很普通,怎么会有那样的福德智慧呢?这种心思,被称作卑慢心,也是障碍我们学佛的因素。
第二、菩提心
佛者,觉也。佛是觉悟的人,而佛经中提到,一切诸佛,都是因为菩提心得以成佛。既然我们想学佛,那就一定要有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呢?
就是自利利他的无上稀有之心。学佛的人不应该只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一个“自扫门前雪”的自了汉,而应该广行布施,结善缘,利乐一切有情众生。第三、包容心
初习佛经,我们都需要依止善知识,佛门当中讲因缘,不管师从哪位善知识,不论从禅宗还是净土开始修行,都是莫大的缘分,需要倍加珍惜。但是,学佛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包容心,不能以追星的心态学佛。许多人学佛,认为只有自己依止的师父正确,其他人都是错的。这与佛经中提倡的正信是相悖的,佛陀灭度时,曾开示弟子们,修行的过程中应当“依法不依人”。
所以,学佛人应时常以责人之心责己,不要只看别人的缺点。在小编看来,世间一切美丑都是相对的,不论是学佛,还是生活中,多发现众生的优点,以慈悲包容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才是学佛者该有的态度。
禅宗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实历代高僧讲经说法,也无外乎想说明佛法莫向外求的道理。如果学佛只局限在表面上的礼佛、念佛,不在对治内心的“贪嗔痴慢疑”上下功夫,就有舍本逐末的嫌疑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只有擒住了心中的烦恼贼,才能领悟“即心是佛”的道理!
每天分享佛学知识,感恩评论点赞,祈愿众生六时吉祥,喜欢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