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在线网
大悲咒在线网
南怀瑾 黄念祖 李炳南 刘素云 钟茂森
主页/ 楼宇烈/ 文章正文

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

导读: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呢?要弄清这一问题,先必须讲清楚禅宗的精神。而要讲清楚禅宗的精神,又必须交待清楚禅宗和禅的关系。...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呢?

  要弄清这一问题,先必须讲清楚禅宗的精神。而要讲清楚禅宗的精神,又必须交待清楚禅宗和禅的关系。

\

  禅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相当普遍的修行方法,不是佛教独有的,佛教只不过继承发展了这一方法。佛教有很多修行法门,常称“八万四千法门”,禅修是最普通、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禅常称定,要求修者保持头脑的专一、清净、安宁,通过这种专一可以发生智慧,故又称“静虑”、“思维修”。修禅者在安静的意识状态下,发挥想象,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对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行观照,后来还发展为对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观想。禅最后要达到一种认识现象本质的智慧,佛教称这种智慧为般若,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是平等的、无分别的智慧。这种智慧在不同宗派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强调觉,有的强调悟。总之,是通过定来发慧,禅或定只是达到慧的方法、途径、工具,不过也是不可缺少的。佛教之根本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首先要守戒,在此基础上坐禅、入定,最后达到慧,即正确认识到现象世界是平等的、无差别的,因缘和合所成的,是假象、幻象,没有独立自性。

  佛教各宗派都重视禅修,但各派之间对禅修的认识却不同。禅宗强调的,不是一般的禅,是最上乘禅。慧能在《坛经》中把禅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小乘禅是“见闻转诵”,只知道念经,生吞活剥,不能很好地理解经文的意义。中乘禅是“悟法解义”,能领悟佛法,把握佛法的意义,不过也只是对佛教表面意义的一种了解。大乘禅是“依法修行”,能按照正法进行修行,很多大乘禅师都是这样做的。最上乘禅则是“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最上乘禅实质上是一种对佛教根本精神的全面把握,“万法尽通,万法具备”就是说明这一点。再说“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般修行求解脱的人,大多以分别见设想有一个彼岸、菩提、涅盘在那儿,因此就想求得菩提、涅盘,到彼岸去。但是大乘般若经和《维摩诘经》等经认为,一切法的实相都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空即色,非色非空,强调不离烦恼而得菩提,不离生死而得涅盘,要在烦恼里求得菩提,在生死中证得涅盘。“一无所得”是指求菩提没有得到菩提,求涅盘没有得到涅盘,一切无所著。我们可以看出,慧能所标榜的最上乘禅和前三种禅相比,已有很大的改变。慧能的弟子神会进一步发挥了最上乘禅的思想。《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载:(有人)问(神会)曰:大乘、最上乘有何差别?(神会)答曰:言大乘者,如菩萨行檀波罗密,观三事体空,乃至六波罗密,亦复如是,故名大乘。最上乘者,但见本自性空寂,即知三事本来自性空,更不复起观,乃至六度亦然,是名最上乘。这是对慧能最上乘思想的较准确把握。

  大乘禅要观,最上乘禅连观也不要。大乘禅要观察分析:某个东西依赖各种条件,条件一旦不存在,它就不存在。最上乘禅则直接去把握:一切本来自性空寂。慧能有一位师兄叫神秀,他修的就是大乘禅,他写的得法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认为神秀对禅的根本精神没有真正彻底把握,误把尘埃和清净看成两物,没有达到不二境界,是一种起心看净,不是最上乘禅。他自己的得法偈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敦煌本《坛经》)或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见宗宝本《坛经》,这一偈讲“本来无一物”对空表达得更彻底、明白了。)慧能这里认为,清净和尘埃是两个相对的东西,不是绝对分别的,它们是二而不二的关系。这是最上乘禅的主张。《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载:崇远法师问(神会):云何为空?若道有空,还同质碍;若说无空,即何所归依?(神会)答曰:只为未见性,是以说空,若观本性,空亦不有,如此见者,是名归依。这个道理,还可用一个比方再加以说明。比如,我们说一件衣服脏,这是相对干净来讲的。如果把脏东西洗掉,此时干净也就无从说起了。神会说:“我心本空寂,不觉妄念起;若觉妄念者,觉妄自俱灭。”(《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这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总之,禅宗把大乘佛教的自性空、本性空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强调对空的本性的自我体悟,因此他们不拘泥于具体的禅的外在形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禅作为佛教其他宗派及印度很多宗教的重要修行方法,非常强调形式。禅宗着重强调领会禅的根本精神(诸法皆空,一切现象自性本空)从注重禅的践履形式的追求过渡到对禅的根本精神的把握。永嘉玄觉据此提出: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正是从这种根本精神,禅宗发展出其他的丰富内涵:禅是智慧的象征,禅是心性的把握,禅是生命的安顿,禅是自我的超越。禅宗的禅破除了对外在一切神圣权威的迷信,追求对自我本性的根本认识,是对自我能动性的最大发挥,是对自我面目的真正把握。《景德传灯录》载有一千七百多则禅师悟禅公案,这些公案强调,要参悟自性空的道理,要充分调动自我的能动性,要自性自度,觉悟的历程是谁也代替不了的。这里讲一个故事。有一位禅师名道谦,他的师父让他去远地送一封信,他不想去,哭着对他的朋友宗元说:“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应去? ”宗元劝他说:“途中可替底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道谦问哪五件事,宗元说:“著衣吃饭,屙屎**,驮个死尸路上行”。道谦言下大悟,不觉手舞足蹈。(《五灯会元》卷二十)这个故事就是说明,自性还得自己艰苦切实地自己去度,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元代明本禅师说:“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里再讲一个俱胝断指的故事。有人问俱胝禅师什么是禅,禅师常举一指头回答别人。他有一个小弟子,当别人问他佛法大意时,就模仿他的老师,也出一指示人。俱胝禅师听说此事,于是一日袖中藏好一把刀,召来该弟子,问他说:“闻你会佛法,是否?”弟子说道:“是。”师问:“如何是佛?”弟子竖起指头,师以刀断其指,弟子叫唤跑出。师叫弟子回来,弟子回头。俱胝师问:“如何是佛?”弟子再举手,不见指头,豁然大悟。(《五灯会元》卷四)这个故事看起来有些残酷,不过它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能用模仿代替自我觉悟,每个人的道都要自己体会出来。

  现在回到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这一主题上来。禅宗对禅的理解(如上述),对佛教的宗教性有很大的超越。大乘佛教的发展有两个路向,一个路向就是把佛神化。原始佛教只承认一位佛,即释迦牟尼,并且佛主要是一位导师形象。后来大乘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的佛,而且诸佛都被神化了。佛教的许多理念也具形化了,如智慧具形为文殊菩萨,大慈具形为观音菩萨,大愿具形为地藏菩萨,大行具形为普贤菩萨等。西方极乐世界也由一种理想发

  展为一种非常具体的净土,净土经对那里的环境和人都作了非常具体而美妙的描写。大乘佛教还有另一走向,即把原始佛教空的思想充分发展。原始佛教兴起时就反对婆罗门教的有神论。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通过对四谛、十二因缘道理的认识,以及通过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的修行,达到涅盘寂静的境界。大乘佛教有空有两系(通俗地说),空系( 般若和中观)主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实相是毕竟空,诸法自性本来空寂,领悟及此,就证得实相涅盘。大乘有系主要是瑜伽行派,要求信仰者,通过缘起的道理,领会到,一切唯识所起,都是八识的显现,本质上无我无法,我法皆空。还要领会三性学说:以依他起性为核心,不把虚幻的妄想当成实有的,去除遍计所执性;认识到诸法皆缘起而生,诸法皆空,从而达到圆成实性。空有二系目的皆是一样,都是要证空,只不过方法不同,空系用的实相理论,有系用的是缘起理论。佛教本来有这两种路向,禅宗把空这一路向发展到了极致。因此,禅宗主张直接把握世界的实相,对事物本质要有透彻的了解,从而自我把握,自我解脱,自我主宰。这样,一方面就破除了对权威、对神的崇拜、迷信和依赖,另一方面也破除了对一种形式化的净土的执著。因此,禅宗主张自作主宰,自性自度,又主张心净土净,唯心净土。  禅宗向自我的回归,对宗教是某种程度的超越,走上了人文化的道路,这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人文精神吻合了。禅宗能在中国获得成功发展,此为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不管是儒还是道,都富有人文精神,既不为神役,也不为物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在西方两度被重视。一次是在启蒙运动时期,当时伏尔泰、狄德罗等都推崇儒家的人本道德,并据此来批判神本主义。第二是在本世纪,如海德格尔等发现西方文明在摆脱神本主义以后,又过分地被技术、知性、物所统治,因此他们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摆脱物役的文化资源。不为神役不为物役的禅因此也就格外地受重视。在未来的现代和传统的整合中,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机遇很大。

  附:部分提问的解答。

  问:请介绍一下入定的基本方法。

  答:最基本的方法是数息观。其他的方法有很多,可参考智者大师的《童蒙止观》和《摩诃止观》,这两本书介绍的禅定方法很全面。我个人感觉自然放松最好,让脑子完完全全休息。这也是需要磨炼才能做到的,开始往往想放松,想休息也不行,昏昏沉沉的杂念去不了。

  问:禅宗和儒家的人文精神有何区别?

  答:儒家在伦常中,禅宗跳出伦常外。儒家从肯定现实出发,对现实部分进 行否定,最后还要建构一个肯定的秩序。佛教和禅宗则从否定出发,认为现实虚幻,然后又部分地肯定现实,并以假名施设来救度众生,但最后仍要破除掉对一切事物的执著,达到真正的证悟。可以这么说,儒家和西方的很多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佛教和禅宗的思维方式却相反,这是很有特色的,是人类思维的另一半。对这两种思维方式,我们不要肯定这个就否定那个,而是要强调它们的互补性。

  问:老庄哲学的道,和禅宗的自性状态好象是一回事,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答:各种人文学说的最高理想状态都是对现象自我的超越,这是相同的。但各种学说达到超越的方式和道路却不相同。我认为,这条条道路都通真理,通过哲学、宗教、艺术、道德修养等都能超越自我。基督教有一种向外超越的倾向,主张启示真理、原罪、救赎等。禅宗则是向内超越,要求自己认识自己是怎么回事。有些基督教信仰者不太能相信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不太能体会“尽心、知性、知天”和自性自度等境界。今天我们学习禅宗的超越自我的态度,就是就做到悲智双运,自觉觉人,自度度人。河北省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把从悲智双运的精神发展出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标帜,这两句话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只有觉悟人生,才能奉献人生。只有奉献人生,才能觉悟人生。